
过去一年,AI 工具的普及速度远远超出所有人的预期。无论是 ChatGPT、通义,还是最近国内外冒出的各种 AI 工具,几乎每天都有新功能上线。
我有一个越来越清晰的感悟:AI 必须用,越用它才会越懂你。
AI 就像一个聪明的助手,它需要不断和你对话,才能真正理解你的习惯、风格和需求。
你不用,它永远只是“一个冷冰冰的工具”。
你越用,它越能贴合你的思维方式,甚至能提前帮你想到需求。
这就像我和 ChatGPT 的对话,越交流,我越觉得它可以成为我的 工作伙伴。
说几个我最近用 AI 的真实案例,可能比概念更有说服力:
合同写作
我在处理欧美客户合同时,直接用 ChatGPT 起草、修改,结果比传统律师模版更专业、更符合商业逻辑。
项目方案优化
有个客户对小程序方案不满意,我把方案丢给了 DeepSeek,它很快帮我重新梳理逻辑结构,条理清晰。
PPT 生成
我再把优化好的内容交给 Kimi,不到十分钟,就生成了一份漂亮的 PPT。
——整套流程,从方案到 PPT,10 分钟完成,以前至少要花几小时。
这让我更加坚信:会用 AI 的人,效率是不会回到过去的。
从“人驱动”到“AI驱动”
企业的很多基础工作会交给 AI,比如客服、合同、文案、方案,减少大量重复劳动。
从“标准化”到“个性化”
AI 会因为不断使用而更懂企业需求,帮每个企业定制更符合自身的解决方案。
从“工具”到“伙伴”
AI 不只是一个工具,而是团队的一部分。它能帮企业快速落地想法,把创意变成产品。
我发现,AI 的效果 80% 取决于你 怎么提问。
如果你只是问“帮我写个方案”,结果一定很普通。
如果你清楚地告诉它目标、场景、受众,它给你的答案就会接近“专业顾问”。
所以,未来企业的一个核心能力是:培养懂业务、会提问的人才,让AI成为企业服务的加速器。
未来 3 年,AI 将深刻改变企业服务:
它会让企业更快、更高效、更低成本地运转。
它会让企业在国际竞争中具备全新优势。
它会成为“必须掌握的第二语言”。
👉 而真正的差别,不在于 AI 会不会取代人,而在于 你会不会用 AI,懂不懂提问。
最后留个问题:
你在工作中已经用过哪些 AI 工具?它们有没有真正帮你节省时间、提升价值?欢迎留言和我分享。
